结束了内外妇儿这样大BOSS级别的临床课后,医学生们开始了与之前校园生活完全不同的实习生涯。不再为了分数高低而惆怅,但是烦恼并没有烟消云散:选什么科,这是个问题。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辅助科室?就像是儿时对着冰箱徘徊要选哪一种可口的冰激凌一样,选科,常常让人犹豫不决。2011年8月4日NEJM一篇观察文章就把目光投向了纠结中的医学生们。
二十几岁的年纪,做出的决定居然就是未来一辈子的事业,仔细想想也是件蛮令人恐惧的事。自己的今后究竟何去何从?
要考虑这个大问题,先列出各个科室的PROS(优势)和CONS(劣势)吧!科室与自己的兴趣是否相符;未来的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科室里的普通一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听起来,做出正确的抉择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生来说,在真正选科之前,并不能够把所有的科室都轮转过一遍,也就是说,医学生的职业选择往往是基于片面的信息。
举个眼科的例子来说,在轮转科室之前,传说的调调都是一边倒的“眼科是个轻松的科室”;待到真正实习时,才发现眼科虽然手术时间短,但是每天手术量极大,病人住院周期短,平衡下来,也不一定比其他外科轻松。
这一事实,多少有些讽刺;毕竟,医学是一门讲究证据与经验的科学,但医学生不仅是仓促就决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而且由于对科室信息的了解多来源于相对主观的道听途说,从而无法完整地掌握各个科室的特点。
既然如此,何不早做准备,提前深入科室内部,打探情况呢?但若了解了医学生的学制安排,或许,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中国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例,课业压力最大的一年无外乎是轮转内外妇儿和其他中小科室的一年,这一年,医学生不是高三、胜似高三的苦逼生涯达到了顶峰;这一年,你可能会有周一至周五天天都有十节课的包邮经历,更别提免费赠送每周六上午常规上课哦亲;这一年,你不再有如思修马哲毛邓三这种坑爹的课可以走神,你也不再有四个学分的英语课可以侃大山;这一年,曾经让你不淡定的多少块骨头、多少根神经的走行、多少种寄生虫微生物,都会在内外妇儿n座大山面前打回原形,成为天边的浮云;这一年,你必须要小心谨慎,内外科动辄七八个学分,保研与考研的命运分岔路口在此一举。在这鸭梨山大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没有额外打鸡血的医学生们来说,与其去医院实习,倒不如回寝室睡个好觉,安抚一下那可怜的黑眼圈。
那么再早一点做准备呢?比如说桥梁课结束的那个暑假?这又是一个巨大的BUG。在仅仅完成了基础课与桥梁课的情况下,除外某些天赋迥异的谢耳朵们,绝大多数人都尚未建立完整的临床思维。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实习究竟有多大用处就不得而知了。更让人沮丧的是,因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实习工作可能不像格蕾们那样的精彩,而可能变成诸如陪病人做检查、粘贴化验单这些琐碎而无趣的事情。
选科,看起来真的很令人头痛,不过,庆幸的是,医学院校也在努力中。桥梁课和临床课学习时都会安排相应比例的见习,来增加医学生对于相应科室的感性认识。虽然只是个如影随形的围观者,可是,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人生。除了熟悉各个科室的常见病,还能知道科室的工作习惯与氛围。以我个人经历,儿科学习时一项名为「临床观察与思考」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这个活动就是发给每个人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每天的心得体会。虽然很容易就流于抄写病例的形式,但是那一个月,每天去病房转一会儿,看看小朋友们,不仅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偷闲放松,也着实体会到儿科医生的“麻烦”:宝贝们虽然可爱,但是和高度紧张的家长们相处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了。
在大洋彼岸,美国医学生也被同样的问题困扰,看看他们有什么高招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成立了学生自主外科社团,旨在让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医学生能够参与外科的临床活动。想想我们实习学生还常常被手术室的门神护士挡在外面,这真是羡煞旁人啊!Baylor医学院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对于妇产科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周末看产。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若是对麻醉有兴趣,则可以与麻醉科的医生促膝长谈……像这样的美国高校还有很多。
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高校开展了advisor制度,不过作为一个临床专业的学生,我真是迫切需要这样的一个导师。毕竟,高年资的临床医生与初出茅庐的医学生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的意见,往往是综合了多年工作经验而考量的,薪水、工作的轻松程度、医患关系,他们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在令人迷茫的时刻,若能得到高人指点,确是一件幸事;可惜的是,在绝大都数中国高校,班级导师都形同虚设,顶多是在宿舍检查大功率电器的使用时出现一下~
总而言之,在决定未来的专业之前,还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而这慎重,应该基于对于各个科室特点的了如指掌。还有什么,会比当我们对知识最渴求却也最无知无畏时的临床经验更宝贵的东西呢?
参考文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1-8-4 观察
A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 — Specialization and the Medical Student. Rena Xu, A.B. N Engl J Med 2011; 365:3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