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很难,这是事实。世界各国的医生、营养师和肥胖患者为此绞尽脑汁,名目繁多的产品广告和减肥偏方也是铺天盖地难辨真伪。事情往往是这样,就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才给旁门左道提供了存在的空间。正因如此,减肥才更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免误入歧途。总结起来,减肥有三件利器,其中的两件利器,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甚至有些人已经听得耳朵都磨出茧子了,那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控制饮食和增加锻炼。为了便于记忆,大家还为此编了一些顺口溜,比如 “管住嘴,迈开腿”。
锻炼和控制饮食是减肥的基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很多人并没有减肥成功,这又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减肥经历的是这样一个过程:第一天,痛下决心誓要减肥,于是开始不吃不喝外加魔鬼式训练,誓在一个月内减掉20公斤。好不容易坚持了3天,再一称,发现体重已经掉了5公斤,减肥颇有成效嘛!为了庆祝这胜利的喜悦,犒劳一下自己吧!于是忍不住多吃了点,再偷懒几次因种种借口没锻炼,又过了一周,发现体重再次回到了原先的水平。
减肥的三分钟热情倒很容易,急功近利也是很常见的想法,多数人的减肥失败就在于坚持 不下来。事实上,减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场持久战。减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这第三件利器——行为调整——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重塑健康的饮食和健身行为。行为的改变才是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改变自己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习惯,但它又是极为重要的。这其中有很多具体的策略,包括:自我监测(如日记、称重、记录食物和锻炼),刺激控制(例如,使用小一点的盘子,改掉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的习惯),增加社会支持,压力管理,建立更积极、更现实的想法等。
对自我行为的监测和记录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了,一旦开始减肥就应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刚开始记录的内容可以简单一些,包括进食、运动量,以及体重。随着减肥的进行,记录的内容可以逐渐详细,具体到进食的时间地点、食物的热量、吃东西时的感觉、做运动消耗的热量、运动后的感觉等等。这些详细的记录能够让你留意到平时忽略的东西,比如摄入的热量,食物中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热量平衡,同时也能及时察觉到自己细微的消极想法。而且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出现了功能强大的手机软件,更方便减肥者随时记录自己的行为。
偶尔接触到的零食可能会使几天以来的减肥成果功亏一篑,所以对刺激的控制体现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在购物前应先填写购物清单,这样可以避免零食的花费;在家中,应该把食物放在远离自己视线的地方;改掉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的习惯;吃饭时降慢速度,改用比从前小一号的碗。细节上的积极改变也可以导致运动量的增加,比如将跑步机放在一个常用的房间里(即放在卧室里而不是地下室)。一些研究表明,在公共场所中贴一些爬楼梯有益减肥的海报,能够增加楼梯的使用率[i]。
同时,激励和循序渐进也是使行为持续下去的重要方式。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植物大战僵尸是个令人上瘾的游戏?不仅是看僵尸一个个扑倒时会有快感,更在于每过一关,游戏都会给你一个新的植物种类作为奖励,而你为了尝试这个奖品的新功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下一关。并且每一关的僵尸似乎都比前一关的厉害一点。就这样你一关关地反反复复去打那大拨大拨的僵尸,最后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把一晚上的时间都花在这种无聊的打僵尸行为上了。
试想如果取消这些奖励和惊喜,你是不会这样一关关地打下去的;而如果让你一开始就去打游戏里的大boss,恐怕也搞不定。同样,若一开始制定每天跑5000米的计划,那么头一天跑下来的感受很可能不会让你再跑第二次了,这远比不上开始先跑500米,循序渐进所获得的成就感。而当累积路程达万米后就给自己买一件心仪的衣服,就相当于通关后得到新植物的惊喜,这种循序渐进的进步和小的、持续性的鼓励和奖赏就更容易帮助人完成一个原本困难的行为。
在减肥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社会支持。一人减肥,全家参与。来自家人或朋友的期许和赞扬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营造的社会环境,例如很多人已经开始将自己每日的减肥记录分享到社交网站、博客或微博上,来自朋友的关注和无形中的监督使得减肥不容易被放弃。另外加入一些减肥团体也是一个好办法。
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和行为调整,3件利器,助力减肥。
最后,如果以上3件利器没有成功,或者BMI大于30,或是BMI大于27但同时合并一些与肥胖相伴随的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减肥药物,减肥手术则是针对极度肥胖者的终极的不得已的手段。即便是采取药物和手术的方式来控制体重,也需要结合饮食控制、锻炼和行为调整来达到满意的效果。
[i] Andersen R.E., Franckowiak S.C., Snyder S.W., Can inexpensive signs encourage the use of stairs?: Results from a community intervention. Ann Intern Med (1998) 129 : pp 363-36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