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执业医考试时,对许许多多的初级住院医来说,这个夏天,是职业生涯的起点。经历了七月的技能考试和九月的综合笔试,初级住院医们将和“实习生”说再见,成为真正合法有执照的医生。

然而,随着国内医疗环境的恶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不再满足于中国执业医师的一纸执照,转而向大洋彼岸的美国执业医师考试发起挑战。中美两国执业医师考试,究竟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迥异,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执业医,想说爱你不容易

首先,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呢?在中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也就是说,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在拿到学位证、专业证书一年后(也就是本科毕业一年以后),经历了相关的临床住院医培训,就具备了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资格。而对于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参加条件则要宽泛许多,即便没有临床实践经历,甚至没有修完所有医学课程,也可以参加step1考试。

为什么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的考试资格如此宽松呢?这要从两国考试的内容说起。美国职业医师考试主要分为三步。Step1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涵盖了解剖、组织胚胎、生物化学、生理、药理、病理、免疫、微生物、流行病学、统计学,还有一门让绝大多数中国医学生陌生且头痛的学科——行为医学。Step2 CK(Clinical Knowledge),称为临床知识,考察的是内外妇儿等临床知识,即医学院后半学期桥梁课之后的重点学科。

而中国执业医师的综合笔试,是将美国step1,step2内容融合在一张卷子上考察应试者。

至于中国执业医师考试的技能考试,则相当于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的Step2 CS(Clinical Skill),考察的是应试者搜集病史、与病人交流、体格检查等具体临床技能。不过,Step2CS与中国执业医技能考试的关系更像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的同胞手足是OSCE(Objective Structural Clinical Examination)考试。

以我的学校为例,所有本科五年制临床、精神卫生、麻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参加OSCE考试,OSCE考试总共包括10个站点,其中针对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的前六站:内科2个、外科1个、妇产科1个、儿科1个、精神科1个以及文献检索、辅助检查的识别、病例分析、肝脾触诊与心脏听诊等。前六站的标准化病人考试与Step 2 CS不谋而合。所谓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系统的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标准化病人使考试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学生的临床技能。Step 2 CS正是由12站标准化病人组成。我认为,标准化病人的多少是中美两国之间客观国力的体现。毫无疑问,与标准化病人的沟通是反映应试者临床思维最有效的方式,询问病史的过程不仅仅与专业技巧有关,更多的是一种人本思维——与人沟通的技巧以及相关文化的了解。而中国执业医考试第一站,仅仅是将欲询问的病史写在纸上。这一中国特色,不仅减少了对于沟通技巧的考量,更易让执医考试流于形式,即只需要背好相应的模板,然后随机应变,只做相关的改动即可。频发的恶性医疗事件,除了当今我国医疗体制的先天不足外,医患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应该是恶性医疗事件最主要的后天推手。而因为缺乏足够资金培养标准化病人的执医考试,是否需要为日后不会沟通的临床医师负责呢?笔者衷心希望,标准化病人能成为未来中国执医考试的趋势。

书书书,考试的法宝

说完了考试的报考资格和考试内容,下一个PK的就是教辅市场了。这也是本期NEJM关注的热点。说起教辅,大家都难以忘怀那段被明目繁多的辅导书、练习册轮番虐待的高中岁月。步入大学生涯,本以为可以摆脱诸如《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摧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医学院的生活俨然不是高三、胜似高三!!!长学制的同志们大多幸免于考研这道坎,五年制的同学,如果没能在前四年的学习中拔得头筹,取得保送资格,势必将进入一条更残忍的荆棘路——考研。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还要面对最后的终极大BOSS——执业医考试——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仅仅在2010年一年,就有超过64万人报考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这显然催生了巨大的市场。通常,大多数报考者会选择《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解析》来备考综合笔试。这本书之于中国执业医考试,就好像是First Aid之于USMLE,皆是应付考试的圣经。不过两本书也反映了中美两国的国情:《考点解析》就是将历年考题逐一列出分析,偏重于应试;而First Aid是将USMLE考试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罗列在一起,更偏重于理解。

至于诸如NEJM所提及的教辅大鳄Kaplan,在中国的执医市场似乎没有这样所向披靡的机构。我认为,这首先与中国执医应试者的身份有关。绝大多数都是医院的初级住院医,每天有繁重的临床任务,为了执医考试而去参加相关培训基本上不太现实。其次,中国的执医考试是“全或无”式的,未来的用人单位,更关注的是有无这本资格证书,而不是资格证书的分数。相比之下,对于有志于在美国行医的外国医学生,USMLE的成绩是为数不多可以为自己加分的有利武器,分数当然是越高越好。

再次,如NEJM文中所谈及,参加Kaplan的培训不一定就是进了高分的保险箱。这也是很多人对于新东方的矛盾态度——明知参加新东方不一定能够保证GRE高分,仍然会排除万难,甚至远赴北京上海某个犄角旮旯的新东方分校,只为能得到传说中新东方大牛的真传。不过Kaplan和新东方相比,应试味没有那么浓,就我的个人经验,Kaplan的视频是梳理基础医学知识的好帮手。而Goljan的讲课录音,则是为USMLE考试量身打造的。Goljan这个有趣而风骚的老头,提炼了许多USMLE考试的经典题型,在上课过程中不断重复,让学生们形成条件反射,看到选项就会想到答案。NEJM针对这种现象也发出由衷的哀叹,即Step1考试中所要求的高强度记忆和与之相应的应试性条件反射,会削弱未来临床医生鉴别诊断的能力。

此外,相比中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的考试内容更加广泛,尤其是在罕见病上,例如各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以及糖原累积病。而这些在中国的临床教学中,顶多是儿科轻描淡写一笔的疾病,却极有可能是USMLE的考试绝杀武器。尽管这部分考试内容增强了医师对于罕见病的认识,也是把双刃剑:从某个角度看,纠结于各种罕见病的细枝末节,可能会让未来医师对于更加关键的临床常见病无所适从。总体来说,相比中国执医考试来说,我觉得USMLE还是更给力的考试!仅以Step1为例,其涉及的知识面更多,而且均以一个病例分析的形式出发,考察应试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真正做到基础临床不分离。中国的考试,基础与临床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需要推理的部分也比较少。

分数≠能力?

NEJM还质疑USMLE的考分是否能够成为评判一个医生优劣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医学生四年以来都未曾解决的困惑。医学院的记忆强度尽管很大,但是在老师划重点或是历年试卷的指导思想下,与其他院校的考试没有太大区别,成败往往在考试前一周。咖啡、红牛、熬夜、通宵、重复背诵,就是高分最好的保证。这话或许有失偏颇,但以我个人为例,自己感觉掌握的好的科目,若不按照标准答案作答,不一定会得到高分;反观自己学得不扎实的科目,因为考前轰炸式的强迫记忆法,常常能有个漂亮的分数。这样的分数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不能掩饰对于知识不熟悉的苍白现实。很多时候,在保研的压力下,还是不能够让自己学得从容,必须以高强度记忆来保证高分——这个保研的唯一标准。

那么,除了分数,是否还有其他评价医学生、医生的手段呢?NEJM提出了减少Step1 分数的权重,公开Step2 的成绩,以更客观的评价医学生,不知最近ECFMG(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取消Step1的两位数分数,是否是这一趋势的号角呢?

总之,让医学生摒弃分数论,培养更加全面的临床思维,是令所有人喜闻乐见的事情。如何做到这一点,中美两国的执业医师考试,都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Image Source:Picture 1 from coleman and caroline, Picture 2 from wenzday01.

参考文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1-7-14 观察

Money for Nothing? The Problem of the Board-Exam Coaching Industry. Joshua Tompkins, B.A. N Engl J Med 2011; 36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