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PPARγ与2型糖尿病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越来越快的上升趋势。据估计,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到2050年的时候,全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会成为糖尿病患者。因此,对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都成为了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要的任务。然而,所有的临床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都需要基础研究的指导与支持,那最常见的糖尿病治疗,又是怎么和基础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呢?就让我们看看这篇有关罗格列酮与PPARγ的文章吧。

文章的缘起是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研究的是一个叫做PPAR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gamma)中的某一位点,这个PPARγ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体内各处的一种核受体,参与着上百种基因的调控,并在脂肪细胞的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我们所熟知的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也是糖尿病药物中的胰岛素增敏剂,就是作用于这一受体而发挥药理作用的。

但这一类药物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诸如体重增加、液体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骨折等(见左图),而其代表药物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也正是因为其副作用,在今年早些时候收到了欧盟药品管理局(EMA)暂停上市许可的通知,而FDA也严格限制了这一药物的使用,并加紧了对其副作用的进一步研究。紧接着,我国卫生部也于上个月发布了针对罗格列酮的公告

这个时候,基础研究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Nature的这项研究,正是针对PPARγ的273号位点上促进磷酸化的CDK5作用的研究,也正是这一特异位点,有可能成为未来解决罗格列酮诸多副作用的最终方法,虽然就现有情况来看,下最终结论尚为时过早,但在未来,开发出一种更加特异的药物,还需要临床与基础更长期不懈的努力。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12-30  基础研究的临床意义
Rosiglitazone, PPARγ, and Type 2 Diabetes. Barbara B. Kahn, M.D., and Timothy E. McGraw, Ph.D. N Engl J Med 2010; 363:2667-2669December 30,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