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三联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被乙肝、丙肝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制品,这样就避免了窗口期的风险。

如果有谁输过血的话,在输血前,医生都会让你或家属签一个知情同意书,告知你输血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风险,其中有一条风险就是:有可能会感染上那些经血液制品传播的疾病,比如可怕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也许你会问,现在不是已经有很多手段能够检测到血里是否带有这些病吗,为啥输血还会有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的风险呢?这时医生肯定会提到“窗口期”这个概念。“窗口期”(window period)是指:从感染一种传染病,到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感染的这段时间。窗口期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在此期间内,已被感染的人却检测不到血里的抗体,因此也就无法判断是否感染,但仍可能将疾病(通过献血或性行为等方式)传染给他人。

窗口期的风险源于:对这些疾病的检测方式,主要是检测血里产生的针对特定病毒的抗体。而当人感染这些疾病后,抗体并不能立刻产生,在中间空缺的这段时间,用传统检测抗体的方式就无法真正判断人是否有感染。针对抗体检测的局限,来自美国红十字会的S.L. Stramer等人尝试用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的方法缩短窗口期,核酸检测是基于PCR技术,能够直接检测血中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或RNA。研究者做了以下试验:

他们对370万份献血的血样进行了三联核酸检测(检测乙肝、丙肝及艾滋病的核酸),发现了9个漏网之鱼(1:1410540)——这些人的血样用常规的乙肝血清学检查是阴性,但用核酸检测HBV DNA却呈阳性,说明有乙肝病毒的感染。这些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中,有4人可能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性伴侣那里被传染的;有6人打过乙肝疫苗,此次感染为亚临床感染且已痊愈,这6个人中有5人感染的病毒基因型为非A型,而没打过疫苗的人感染的是A2亚型(乙肝疫苗覆盖的类型);3位没打过乙肝疫苗的献血者中,2人出现了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另外,共有75份献血样的核酸检测呈反应型,在这其中最后共有26位献血者确诊了感染(9例乙肝病毒感染,15例丙肝病毒感染和2例艾滋病毒感染)。

以上试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了,通过三联核酸检测,是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具有传染性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这样就避免了窗口期(因抗体未产生检测不出病毒感染)的风险。研究者也说了,这个比率要比他们之前预期的高,因为有6名打疫苗的人出现了亚临床的感染。然而这些亚临床感染很快自行好转,并且没有对肝功能造成损害,这说明乙肝疫苗对于预防临床症状的出现是有效的,但对于预防传播的效果还有待确证。另外,因为核酸检测的成本较高,它所带来的收益目前来讲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今后是否要开展这项新的检测技术,仍然是个问题。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1-1-20  原始论文

Nucleic Acid Testing to Detect HBV Infection in Blood Donors. Susan L. Stramer, Ulrike Wend, Daniel Candotti,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364:23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