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罗氏公司的Ocrelizumab等新星药物的陨落,2010年注定是新药研发史上暗淡的一年。新药研发之路为何如此艰辛?新药研发的未来在何方?

作者:The Lancet · 译者:Dr.B · 阅读原文[en]

欧洲药物管理局(EMA)发表的数据显示,2010年经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明显下降。截止10月底,仅完成了41项新药试验并且有阳性结果的试验为38个,相对于2009年125项完成试验和117个阳性结果明显减少。与此同时,一些备受瞩目的新星药物也在2010年相继陨落,这其中包括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Ocrelizumab(一种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Roche和Biogen共同研发);一些针对老年痴呆症的症状缓解疗法;以及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Motavizumab(AstraZeneca Plc产品)。

新药研发的止步不前在制药企业、临床医生及药物管理者间产生了轩然大波。担任EMA局长10年的Thomas Lönngren评价说,每年药物研发所花费的资金约为850亿美元,但是每年研发出的新型药物分子极少,相当于浪费了其中600亿美元。他还指出,制药企业并没有在急需新药的公共卫生关键领域中投入足够的精力,如治疗多药耐药细菌感染和稳定中枢系统疾病的新药等。

有人可能会问,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什么药物创新却迟滞不前?实际上,新药研发对于每个制药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研发一种新药,平均需要10亿美元以及10年的时间,并且仅有10%的可能性会成功。再加上药物销售市场缩水,研发费用增加,以及药物管理局标准提高,新药研发及创新难上加难。

与此同时,大型制药公司也不会继续在新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相反,在现在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环境下,各大公司都在考虑紧缩预算。正如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首席执行官Andrew Witty向《经济人》所说:“股东们不愿意在虚无缥缈的成功面前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根据资金合理分配的原则,新药研发将不再占用如此多的资源。”现在摆在各大制药企业面前的首要难题是,如何在预算紧缩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浪费和失败,提高效率,打破这一新药研发的瓶颈。

首先,我们要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药物研发模式。由于学术机构和制药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新药研发过程中多了许多不必要的步骤,甚至可以引发难以估计的后果。针对老年痴呆症新药研发的失败,我们必须吸取两个教训:其一,针对单一靶点的药物治疗是无效的,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多靶点药物上;其二,各个制药公司间必须进行经验分享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三发生。尽管试验药物不同,但是试验规划和方法学上遇到的问题是类似的。因此,如果从事临床、基础研究的医生和制药公司齐心协力,不远的将来,随机试验方法将更为标准,而试验误差及花费也将减少。实际上,各大制药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如默克(Merck)、礼来(Eli Lilly)和辉瑞(Pfizer)已经计划加入亚洲癌症研发组(Asian Cancer Research Group),有利于加速亚洲地区针对胃癌及肺癌的新药研发。

其次,必须正确发挥学术机构所进行的新药研发在整个新药研发领域的引领作用。大型制药公司所进行的新药研发仅关注发达国家的常见病,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影响范围巨大的常见病急需相应的特效药物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而学术机构所进行的新药研发则可以很好地缓解上述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制药公司也需要学术机构所进行的基础科学研究来完善其新药市场研究。而在这一方面所缺少的,则是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如临床药理学家、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等的共同协作,如此才能打破各专业间的壁垒,架起沟通的桥梁。

最后,各国政府也必须对新药研发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拥有广泛发展前景的基础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对临床治疗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再加上由于股东分红及学术审查周期所造成的研究时间所限,其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历史早已向我们证明,正是这些“毫无目的”的基础医学研究,造就了医学史上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进步。

来源:《柳叶刀》2011-1-8 评论

Where will new drug come from? The Lancet, Volume 377, Issue 9760, Page 97, 8 Januar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