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有过半夜被“纠结”的小腿肌肉“叫”醒的经历呢!第二天起来,小腿还是感觉不舒服。妈妈说,你得注意保暖;朋友说,你可能是缺钙。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的肌肉纠结?
腿抽筋,特别是小腿抽筋时,很容易摸到小腿的肌肉纠结得硬似石头,其实这只是你腿部的肌肉在痉挛(muscle cramp)。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腿部肌肉痉挛呢?有人说,这是缺钙引起的,只要补补钙就会好;也有人说,这是腿受凉引起的,只要保暖就可避免抽筋。这些都有道理,不过,肌肉可比我们想得要娇气得多,除了缺钙和着凉,“工作环境不佳”、“饿肚子”、“疲劳”都可能让你的肌肉痉挛起来。
要弄明白为什么肌肉这么娇气,我们得知道肌肉是怎么运动的:身体在感受到外界各种信息后,通过感觉神经上报至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发出命令,再由运动神经通知肌肉,肌肉听话地收缩,我们就能做各种动作,进行各种体育运动。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肌肉异常收缩,发生痉挛和疼痛。
缺钙让肌肉不安分
说起腿抽筋,大家通常都会联想到缺钙。钙离子能够维持肌肉正常的兴奋程度,但又必须维持在适当范围,多了少了都不行,就像发动机里的齿轮,多了机器转得慢;少了又会失控,转得太快。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2.75毫摩尔/升,则肌肉兴奋性下降,若是低于2.25毫摩尔/升,肌肉就会变得不安分起来,一点轻微的刺激就会发生痉挛。
不过,低血钙性抽筋常见于缺钙儿童、维生素D3缺乏者、食物摄入钙量过少,或是罹患严重肝脏、肾脏疾病以及长期应用利尿药的人群。如果你身体健康、好好吃饭不挑食,那让你腿部肌肉痉挛的恐怕另有原因。
此外,即使真的缺钙,单纯补钙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维生素D3缺乏者,单纯补钙并不能促进钙的吸收,还应补充鱼肝油、多晒太阳;长期应用利尿剂造成血钙流失过多,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停用药物;肝肾疾病者,重在治疗原发疾病。所以说,都是低血钙引起的腿抽筋,也要明确低钙背后的真正原因再进行有针对的治疗,而不是一味补钙。
寒冷+疲劳,容易引发腿抽筋
不要认为“着凉”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老话”。人在寒冷时大脑会发出信号让全身骨骼肌阵发性收缩,以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这也是为什么寒冷时我们会打寒战的原因)。当肌肉因为其他原因,比如代谢产物聚集、血管痉挛、缺钙等导致细胞兴奋性升高,若再加以寒冷刺激,就很容易发生痉挛。
而疲劳正是引起代谢废物聚集的常见原因。肌肉长时间工作不仅大量消耗肌肉内糖原的能量储备,还会产生大量肌酸、乳酸等代谢产物,就像长时间连轴转的工人一样,积蓄了很多不满,一旦有导火索,就通过抽筋的形式罢工了。
寒冷和疲劳容易引发腿抽筋,在游泳时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的身体在长时间游泳后,腿部肌肉疲劳,导致肌细胞内外代谢产物聚集,再加以冷水的刺激,大脑频繁发动肌肉收缩以产热,肌肉不堪重负,于是以痉挛来抗议。
所以,如果你白天疯狂地逛商场,晚上又很不巧地让小腿伸出了被子的覆盖范围,半夜时被痉挛的小腿肌肉叫醒也不那么意外了。
这时候不用紧张,我们可以试着用手扳住前脚掌并用力伸直抽筋的腿,从而拉长肌肉,抵抗痉挛的肌肉。同时,大脑为了保护肌肉,也会发出信号放松肌肉,从而缓解痉挛。
挑剔的肌肉爱抽筋
肌肉除了不能太过劳累,不能受凉,除了挑剔钙离子浓度以外,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能饿肚子,否则就会发脾气,抽筋。
葡萄糖为肌肉的运动提供能量。低血糖(血糖< 2.8毫摩尔/升)时,肌细胞细胞膜兴奋性增高,“饿肚子”的肌肉就不再老实工作,而要痉挛示威了。这时最简单快捷的缓解方法是吃块糖,为肌肉补充足够的能量。 另外,肌肉对于体内的水电解质环境也很挑剔。水、钠、钾、氯等等共同组成了体内的水电解质环境,这个环境的紊乱,也会导致肌肉的兴奋性异常,从而引起痉挛。腹泻、肺炎、大汗、发热、肿瘤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引发体内水电解质失衡的原因。比如,洗桑拿浴或者长跑后可能因为大量出汗而引发水电解质失衡,这时容易发生抽筋,补充适量的淡盐水后就可好转。
大脑瞎指挥,肌肉就抽筋
肌肉的异常活动还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引起的,包括大脑的问题(比如脑炎、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舞蹈症、抽动症等等),以及运动神经的问题(如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出现肌肉痉挛(不只是腿部肌肉痉挛)的症状,但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咨询专业的神经科医生。
腿抽筋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能以“缺钙”或“受凉”一以论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味补钙,还可能造成血钙过高而形成泌尿系结石、心律失常。因此,当遇到反复发作的腿抽筋时,最好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参考文献:
《人体生理学》(第二版) 范少光 等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 高秀来 等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第二版) 吴立玲 等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内科学》王海燕 等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儿科学》吴希如 秦炯 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本文已发表于果壳网健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