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H病例报告 case12-2011

9个月大的男童,急性肝衰竭

【病例陈述】

一个9月大的男童因发热,腹泻、肝衰竭入院。

2天前患者出现嗜睡,烦躁,流鼻涕,间歇性呕吐,腹泻,并有非血性便,进食减少。1天前患者发热,38.1度,就诊于外院,诊为病毒性胃肠炎,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和口服补液盐。然而症状没有好转,患者因此就诊于我院急诊。

患儿足月阴道产,接种乙肝疫苗。入院前一周,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入院前三天,患者学步时摔倒并摔青了额头。患儿生长发育大致正常。服用的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没有过敏,与母亲生活 。患儿母亲一周前曾有呼吸道症状,并服用阿奇霉素。患儿没有毒物或旅行史,其母幼时曾患癫痫。

体检:患儿无精打采,间歇哭闹、呜咽。体重8.9Kg,体温37.6,血压95/46,脉率133.呼吸26,氧饱和度100%。结膜苍白无黄疸。左眼上有淤青。肠鸣音消失,腹软无压痛和腹胀。肝边缘在肋缘下5cm。余查体正常。血镁,CRP,淀粉酶,脂肪酶,铁,总铁结合力,乳酸正常。尿液分析正常,尿毒物筛查阴性。腹平片提示非特异性肠管积气,无游离气体或肠梗阻的表现。静脉给予液体。头颅CT平扫正常,腹部超声提示肝回声轻度增强,胆囊周积液。无肝内外胆管扩张。

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后,行增强胸部CT、腹盆腔CT。肝脏显著增大,弥漫性脂肪浸润,胆囊周积液。

患者被转送至儿科ICU。行股静脉插管,监护心血管和呼吸变化,禁食。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头孢曲松、雷尼替丁和维生素K。给予劳拉西泮和吗啡。血清对乙酰氨基酚水平少于10mg/L,尿液未检出。在最初两天,血清嗜异性抗体,EB病毒以及甲肝和丙肝病毒均阴性,鼻拭子检测呼吸道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抗原阴性。血、尿和便培养未及细菌生长。

接下来的两天,患儿发生低血压和低血氧,收缩压降至60-70mmHg,舒张压为30-40.氧饱和度为88%,患儿嗜睡加重,瞳孔反应呆滞。给予鼻导管吸氧,静注生理盐水,血压有所恢复但继续下降。给予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153次,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右室肥大。心脏超声正常,头颅CT正常。

检测梅毒、弓形虫、细小病毒等均阴性。给予输血,红细胞比容升至31.4%,肝脏在肋缘下6-8cm,延至肚脐触之质硬。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肝脏增大,脂肪浸润,胆囊周积液。

儿童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包括:转氨酶上升超过8周或少于8周但无肝脏基础病;肝性脑病国际标准化比值大于1.5,或PT大于等于15秒;无肝性脑病者INR大于2.0或PT大于20秒。第三天患儿的INR达到了1.8,PT18.7,第四天患儿INR升至超过2,符合肝衰竭的标准。由于药物镇静,患儿有无肝性脑病无法评价,不过在那之后至少两天内患儿对疼痛无反应。

患儿肝衰的鉴别包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及其他肝损害药物(16%),代谢紊乱(10%),病毒(6%),缺血(4%)。对于9个月大的孩子,代谢障碍比药物性肝损害更为常见。

本患者肝损害的病毒性原因均筛查阴性。另外,大多数因感染引起的肝脏衰竭会表现为黄疸,本患儿无黄疸,胆红素水平也正常。

急性肝衰竭还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初始表现,尽管此类疾患更常见的表现为慢性经过。本患者应行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检测以除外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H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以除外2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但2型自免肝婴儿罕见。

患儿曾接受常规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血清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低,但应考虑意外过量。药物性肝损害的后果是剂量依赖性的,肝衰竭毒性的食物有毒蘑菇或有机溶剂。本患者没有以上毒物暴露史,且筛查均阴性。

我们考虑了由于肝静脉阻塞造成的缺血性疾病(布加综合征),但此病除了有肝脏肿大和腹水外,一般伴有明显的高胆红素血症。这个年龄还应考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此病也会表现为急性肝衰竭。本患儿表现不像。

那么剩下的只有代谢障碍了。婴儿早期代谢障碍常与胆汁淤积相关,本患儿没有。在本例,应考虑脂肪酸氧化缺陷、糖原贮积病、囊性纤维化相关的肝脏疾病。Wilson病是最常见可表现为急性肝衰竭的代谢性疾病,但3岁前的患者未见报道。本患儿的年龄、肝脏影像学表现的脂肪缺陷、快速增大的肝脏是我们倾向于脂肪酸氧化缺陷或者胆固醇贮积病。需行肝脏活检。

【病理】

活检标本显示弥漫脂肪化。没有肝炎,肝细胞坏死,纤维化或导管反应。诊断为弥漫性大泡和微泡脂肪化。微泡脂肪化是由于线粒体功能受损,脂肪酸氧化下降,导致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积聚。在本例患儿的年龄,线粒体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遗传性代谢紊乱,或是药物、毒素所致,如阿斯匹林(Reye综合征),丙戊酸,核苷类似物(如去羟肌苷、齐多夫定),四环素,蜡样芽胞杆菌呕吐毒素,急性铁过载等。本患者的脂肪酸氧化障碍是先天性的。

【鉴别诊断】

脂肪酸氧化以及肉碱运输缺陷一般见于低酮,低糖及婴儿,可导致急性脂肪肝。婴儿脂肪酸氧化缺陷不处理,可发展为脂肪肝。线粒体β氧化对于脂肪供能非常重要。长链脂肪酸通过肉碱被运送至线粒体,CPT1介导其进入线粒体外膜,CACT介导外膜至内膜,CPT2介导其进入内膜。本患者9个月时突发急性肝衰竭,脂肪酸氧化缺陷导致长链脂肪酸积聚,引起严重临床症状,较中短链脂肪酸而言后果更为严重。本例患者推测应为CACT或CPT2缺乏。

【临床诊断】

脂肪酸氧化缺陷(CACT、CPT2缺乏症)

【病理】

CACT缺乏

【治疗】

75%的肉碱经食物获得,25%经内源合成。本患者饮食中去除了长链脂肪酸,并口服肉碱,同时服用熊去氧胆酸降低脂肪吸收。目前患儿已三岁,成长健康。

【解剖学诊断】

由于CACT缺乏导致肝脏微泡脂肪化

本文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1-4-21 MGH病例报告

Case 12-2011: A 9-Month-Old Boy with Acute Liver Failure. N Engl J Med 2011;364:1545-56.

没读过瘾?快回到目录,继续悦读本期NEJM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