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病例(相关报道已见诸报端)。 一名男子在醉酒状态下不慎将一枚由曲别针改制的缝衣针扎入胸部,扎入后没有特别的不适并继续进行体力劳动。2个月后才在家人的催促下到当地医院检查,X光照相显示针位于纵隔内。当即决定开胸取针,打开胸腔后发现针已经扎入了心脏,位于室间隔上,当地医院觉得病情复杂棘手,建议患者转诊北京某著名心血管病医院。该医院读胸片后确认针处于室间隔,拟再次开胸手术。手术前一天进行胸部CT,却怎么也找不到针的踪影……多学科的医生们反复读片试图寻觅这枚行踪诡异的针,却还是摸不着头脑——一枚扎进心脏室间隔的针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了。无奈之下大家决定对患者进行全身透视,在X光的帮助下东寻西找,最后竟在患者的右大腿内侧找到了这枚针。取出后发现针大约5cm长,表面已生锈,针尖仍很锐利。

这枚山寨缝衣针从心脏到大腿的奇特旅程在医生眼中其实并无多少新奇之处。由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枢纽,因此理论上来说,心脏内的异物可以被血流带到身体的任何地方,这名患者异物最终定居在大腿,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当发现扎在室间隔上的针不见踪影时,医生们更担心的其实是这枚针“旅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由于针是锐器,随血流运动过程中极易刺破重要血管造成不可挽回的大出血,或随血流流到某些重要脏器内发生栓塞,上述情况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造成残疾。这名男子不但躲过了第二次开胸,而且针在旅行过程中没有造成任何额外的麻烦,5cm的针相对较长不易拐弯,没有进入口径较小的动脉血管,也没有造成重要脏器的栓塞,堪称幸运!患者自针扎入胸膛到赴医院就医,历时2个月之久,中间继续进行体力劳动竟无任何不适,且异物在体内没有造成严重感染,令人匪夷所思。醉酒后不慎将针扎进胸膛虽属一时大意造成不幸,但之后发生的一切则不得不让人感慨运气实在是太眷顾他了。

相比而言,美国一位类似患者的情况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今年年初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名35岁的木匠,由于反复发作寒战高烧近半个月被送至麻省总医院。这名木匠经历了包括全血培养,头部、胸部,腹部CT、MRI,心脏CT、超声心动图、血管造影和气管镜在内的全身检查,最终才确定患者的严重感染起源于左心房内的一块异物。该异物类似鬃毛,呈现黑色金属光泽,长约2.7cm,推测可能为木匠常用的某种工具。该木匠在工作中可能无意中吞下或吸入了该物(很多人干活时喜欢把即将用到的工具叼在嘴里),由于该异物经过口腔,口腔内大量的细菌污染了这枚异物,异物吸入肺内,突破支气管扎进了左心房。随后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全身,造成全身多处部位脓肿:脑部多发脓肿,皮肤脓肿。医生们不得不开胸使心脏停跳,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拔出了这枚异物,细菌感染使得这枚异物表面布满了赘生物。取出异物后3个月,患者才康复并重新开始工作。

通常而言,心脏异物的来源可分为两种:医源性与非医源性。而非医源性心脏异物又可通过两种途径进入心脏:一种是经过皮肤,如本文开头的那位“幸运”的男子一样;另一种则是经过内脏,如美国的这位木匠。当然木匠的这种吸入途径也是十分罕见的,更多见的则是经过吞咽,异物通过胃肠道进入腔静脉,再随着血液流进右心房和右心室。因此,心脏异物绝大多数发生在右心,且引发感染的也常常是多见于胃肠道的细菌。某些情况下,鱼骨或鸡骨等锐利小异物可以穿透食管直接扎入纵隔,造成发烧,剧烈背痛,胸痛,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因此当我们卡到鱼刺或者鸡骨的时候切莫粗心大意强咽下去,有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对我们来说,肉眼可见的心脏异物毕竟是较少见的情况。而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往往才是疾病的罪魁祸首。前面已经提到,心脏异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细菌也能进行类似的长途旅行。美国那位木匠的全身感染,正是细菌周游全身四处闯祸的绝好例子。虽然我们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时刻监视着致病菌的动向,但当我们免疫功能下降,或致病菌的侵袭力很强、数量很多时,感染就会在全身播散。化脓性细菌侵入心脏,往往会附着在心脏瓣膜并形成赘生物,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不断脱落又产生,在此过程中大量的细菌便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表现为多系统多部位的脓肿,如肝脓肿,脑脓肿,肺脓肿,脾脓肿等等。避免致病菌大举入侵造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一是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是在进行某些高危医疗操作(如某些牙科操作)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除了异物、细菌等不速之客,心脏自身也会制造出一些麻烦家伙来。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当心脏跳动的节律发生改变、心脏瓣膜出现问题时,血液会在心房内不正常地凝集并附着在心脏内壁形成附壁血栓。当这种附壁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流四处游荡时,便可能造成脑梗塞等不良后果。医生们常常会让房颤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正是出于预防附壁血栓的考虑。其他更少见的情况还包括一些原发于心脏的肿瘤,转移至心脏的肿瘤等等。从缝衣针等心脏异物到源自心脏的各种疾病,围绕心脏的医学探索已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心脏病学。

参考文献

Case 1-2011 — A 35-Year-Old Man with Fever, Bacteremia, and a Mass in the Left Atrium. Adolf W. Karchmer, M.D., Thomas E. MacGillivray, M.D., Terrance T. Healey, M.D., and James R. Stone, M.D., Ph.D. N Engl J Med 2011; 364:15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