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盘地道的的“宫保鸡丁”需要多少步骤?共有四步:1.准备原料:鸡肉200克,花生米50克,干辣椒4只,花椒、蒜、醋、料酒、鲜汤、姜、葱、酱油、糖、生粉各适量。2.把鸡肉拍松,用刀改成丁。花生米炸脆,干辣椒切成节,姜、蒜切片。3.将切好的鸡丁用盐、酱油、生粉和水拌匀,调汁。4.油至六成熟时,下干辣椒、花椒,下鸡丁,同时将姜、蒜片、葱粒下入爆炒,加入调味汁,起锅时将炸脆的花生米放入就OK啦。
怎么样?够诱人吧。解馋的美食如此,治病的药物亦然。想制造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该如何选择“食材”、“辅料”和“工艺”呢?药学家的“厨房”是什么样的呢?在技术上,这门手艺被叫作药物制剂。
做什么菜,自然得根据食客的需求来准备。爱吃辣的,不妨上一道鱼香肉丝;爱吃甜的,可以做一道糖醋排骨;想吃云南特色,就来过桥米线吧。制药也是这个道理。想解热镇痛,需要对乙酰氨基酚;想杀灭细菌,离不开抗生素。病有百千种,药亦有千百类。一味药剂中的主药自然是根据治什么病来确定。
餐有中西之分,药也分中药和西药。在中餐里,每道菜的主料配料分明,且相当丰富。而西餐每道菜的食材单一,根本没有这么多的花样。制药也类似,临床上,西药的制剂大多是给的单味药;可您进了中医门诊,无论是拿成药还是开方剂,清一色的都是复方。
在这儿我们不去赘述药品的详细分类和中西药的区别,任何一本药学教科书上都有;正如食客不一定要报上满汉全席的所有菜名。今天重点聊一聊主药的搭配。主药搭配好了,事半功倍;就象用土豆炖牛肉,鸭肉配山药,味道好且养生。举几个例子:比如市场上常见的降压药复方制剂,一般都由降压药和利尿药联袂出场。因为利尿药既能增加降压药的作用,又可减少因长期服用引起的反弹现象。又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都属于β-内酰胺类药物,单独使用,活性极易降低。临床上配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则疗效增强几十倍。常用的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它西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泰能(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都是这种组合。此外像阿司匹林与维生素K配伍,可减少全身出血的倾向;苯妥英钠与维生素D配伍,可对抗软骨病的副作用。
主料有了,辅料的选择也大有讲究。选择乘飞机还是坐火车?辅料就如同主药在人体内旅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出行质量。辅料之于药品的重要性就象川菜不可无辣椒一样,它对药物在体内释放、吸收、分布、排泄等过程起到有力的影响。
药用辅料和做菜调料一样,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一片普通的药片,它的辅料可以包括:
1.稀释剂,如各种乳糖、淀粉;
2.润湿剂和黏合剂,如乙基纤维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
3.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羧丙基纤维素;
4.润滑剂等。
但是归根结底,辅料的选择要服务于主药。例如乳糖与胺类药物配合在一起,日久会变色;苯巴比妥分别用明胶溶液和PEG6000作黏合剂压制的片剂,效果就不同,前者在体内吸收快、疗效好。以前市场上有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国产品的效果不及进口药品。后经研究发现主要是辅料选用配伍和剂型不当。原来它采用淀粉、糊精和糖粉作辅料,并和药物一起压制成一般片,质量就差。若将辅料改用乳糖、甘露醇作填充剂,并调整原处方中糖粉与淀粉的用量和比例,再用羧甲基淀粉作崩解剂,压制成含片,就提高了药物的溶出速率。一个好的厨师往往因为有一副独门秘方而烧得一道独创的美食。在市场上,不同厂家的同类药品疗效差异往往也是由于辅料配方的不同。
主菜和配料都齐了,接下来是烹饪。热炒、凉拌还是炖汤就得看食客的口味了。制剂的过程就像烹制菜肴是的过程。剂型是药物的必备形式。同一药物,由于剂型不同,疗效和不良反应仍会有差异。
对于药物剂型的选择,首先当然要考虑的是疾病的性质。对于急性病,要求药效迅速,宜用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等速效剂型;而慢性病,用药宜缓和、持久,常选用丸剂、片剂、膏药及长效缓释制剂等;皮肤疾患一般可用膏剂、膜剂等剂型;而某些腔道病变,可选用栓剂、膜剂等。
其次,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剂型 。一般而言,含难溶性或水中不稳定成分的药物、含挥发油或有异臭的药物,不宜制成口服液。药物成分易为胃肠道破坏或不被其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或因肝脏首过作用易失效的药物等,均不宜设计为口服剂型。成分间易产生沉淀等配伍变化的组方,则不宜制成注射剂和口服液等剂型。最后,还要考虑患者的依从性。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用片剂或胶囊剂等,因为孩子吞咽动作尚不熟练,弄不好会有哽噎甚至窒息的风险。所以,给小宝宝们一般使用加了香味的颗粒剂、滴剂或口服液。
最近几十年,药物制剂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常规的剂型,有象地铁一样准时准点的控释给药系统;还有象导弹一样直达病灶的靶向给药系统等等。药学家们如同傲视厨界的食神,拥有了更多更新的“煎、炒、烹、炸”等厨艺。他们可以为医生用药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侯惠民、 王浩、 张光杰等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p1-53.
题图来自:颜小曖,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