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这个或许听上去有些陌生的名词,却与很多临床情况密切相关。比如它在人群中6%的发病率,比如BPD患者中75%的自杀倾向,比如他们频繁的现身于急诊室,比如BPD的存在造成的社会负担……本周NEJM临床实践中《边缘型人格障碍》一文为我们揭晓BPD的神秘面纱。
一位26岁女性因为自杀被家属送进了急诊室,进一步问诊发现,这个病人既往有两次自杀史。她曾经被诊断为青少年适应障碍和心境低落。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DP)这个名词对很多医生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像这个病人这样因多次自杀频繁到急诊室“报到”的病人也许并不少见。而这些病人中的大部分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相关。
简而言之人格障碍是就是一个人不正常的行为、思维和情绪模式。这种模式可能与遗传、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人格障碍。
“边缘”二字似乎是对在两极各种边缘变换的概括,不稳定正是BDP的一大特征。患者的心境极不稳定,频繁的无原因的产生严重抑郁、焦虑或者发怒。同时患者的自我概念也极不稳定,有时自我怀疑,有时又极度自负。而人际关系也表现出极不稳定的特征,患者常常会毫无原因的对某些人从极度崇拜到鄙视。
正因为各方面的极不稳定的状态,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都有很大的波动性。据统计,以社区和初次就诊的病人为样本统计的话,大约有6%的人是BDP,其中的75%都是女性。75%的BDP患者有自杀倾向,其中的10%会死于自杀。有自杀倾向的人,平均每2年就会因自杀去急诊室就诊。
BPD多是在青年发病,对患者的工作能力和人际能力都有极大的损害。据调查,只有25%的患者有全职工作,在考虑到数目不小的发病率,BPD本身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BPD患者因为自杀,反复到急诊室就诊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而BPD的患者需要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BPD的患者对拒绝高度敏感,而且极度害怕被遗弃。同时患者的思维方式往往都是病态的非黑即白。文章中提到,诊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询问病人是否同意相关的诊断标准。与很多精神疾病不同,BDP的患者有充分的自知能力(即承认自己的精神疾病),他们往往都深受人格障碍的困扰,也都会非常乐意接受BDP的诊断。因为这意味着能有有效地治疗控制症状,改善生活方式。尽管如此,很多BDP的患者最初都被误诊为抑郁或者双相情感障碍。
总体而言,在规律心理疗法的治疗下,BDP患者的入院次数、药物使用都能得到控制。心理治疗作为BPD的首选治疗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其他治疗方式的使用。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谨防患者的自杀行为。
药物治疗也是BPD治疗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传统认为类似选择性五羟色胺受体阻滞剂的抗抑郁药对BPD有很好的疗效,但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发现,这些药物与安慰剂组对比并无显著疗效差异。相反,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以及心境稳定剂(如拉莫三嗪)都能够降低BPD患者的攻击性。
目前的研究表明,BPD有很强的遗传倾向,与遗传的相关性可达到68%。随着技术的进展,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发现,BPD患者的杏仁核有高反应性,同时皮层在与人脸有关的任务时呈现出抑制状态。而真正存成它发病的还有很多环境因素,比如不稳定的依恋模式、童年时期的创伤和抛弃等等。
在中国,精神卫生往往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精神疾病患者和精神科医生都被笼罩在偏见后面的神秘面纱之下。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普通医院的门诊也随处不乏各种精神疾患的患者——惊恐发作、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这对普通临床医生对精神疾患的认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来源:
John G. Gunderson,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N Engl J Med 2011;364:2037-42.
苏珊 诺论-奥克西玛,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学(第3版),世界图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