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目前多以缓解症状为主,传统的一线治疗方法球囊扩张术逐渐受到腹腔镜Heller手术的挑战,Boeckxstaens等人研究发现,被人们火热推崇的腹腔镜Heller手术和球囊扩张术一样安全和有效,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于NEJM上。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多认为与食管壁内抑制性神经元变性有关。随着抑制性神经元作用的减少,控制食管通向胃内的食管下括约肌呈持续收缩状态,就像一条绳子收缩绑住了胃的开口,从而出现液体和固体食物均吞咽困难、胃内压力升高导致的反流以及由于食管异常运动导致的胸痛等症状。

如何来帮助胃解除这条绳子困扰呢?人们首先想到了恢复绳子的正常功能,但是目前没有什么办法能逆转食管壁内神经元变性,因此试图重建食管下括约肌的正常松弛收缩功能无法实现。人们把目标转移到了如何来松弛这条收缩了的绳子,基于这一目标,人们首先尝试平滑肌松弛药物来治疗该病,临床使用中发现它的疗效不稳定、副反应较多、容易耐受;后来,人们开始用内镜下注射肉毒素来抑制食管兴奋性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松弛食管管下括约肌,临床使用发现约2/3的患者报告症状有明显改善,但大多数患者在6个月之内会复发,并且反复注射也会产生耐受。就这样曲曲折折经历了数次的尝试之后,人们果断提出了直接切断这条绳子的想法,这就是机械治疗。

目前使用最广的机械治疗是球囊扩张术和括约肌切除术。球囊扩张术是将一个宽大直径的球囊放置到食管下括约肌,通过突然膨胀球囊加压导致括约肌撕裂,临床使用发现该技术有效率达70-80%;括约肌切除术是Heller1913年提出的,通过切除括约肌纤维来减弱括约肌的作用,达到降低压力的目的。传统Heller手术需开胸或者开腹,创伤大,易并发胃食管反流,近年来多采用腹腔镜下Heller手术联合抗反流治疗,临床应用发现腹腔镜Heller术具有很高的短期成功率,尤其是来自国外11个单中心系列研究报道的成功率达到100%,点燃了人们对于该技术的极大热情。然而静下心来思考,事实上目前还欠缺对于球囊扩张术和腹腔镜Heller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对比研究。

来自Boeckxstaens等人的这篇题为“Pneumatic Dilationversus Laparoscopic Heller’s Myotomy for Idiopathic Achalasia”论文,雪中送炭,为我们报道了一个欧洲多中心随机化临床试验来比较球囊扩张术和腹腔镜Heller术联合抗反流这两种治疗方法。研究在201名确诊了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中进行,随机分两组后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治疗,使用Eckardt评分表来评价患者症状的改善,随访43个月,发现两组之间的成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球囊扩张术组第一年第二年分别为90%86%,腹腔镜Heller术组第一年第二年分别为93%90%),并发症球囊扩张术组有4%的食管穿孔,腹腔镜Heller术组有12%的黏膜撕裂。

这一出色完成的随机试验初步证明球囊扩张术和腹腔镜Heller术在切断这条绳子上平分秋色,至少在术后的最初几年是一样安全和有效的。然而,对于这一研究,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出一些不足,首先,球囊扩张术组的病人治疗过程总共历时2年以上,而腹腔镜Heller术组完成早于球囊扩张术,这样是不是意味着前者的病人在随访的这43个月里恢复期要短于后者,可能会削弱两组之间的可比性;其次对于两组之间并发症的比较,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比如腹腔镜Heller手术时12%的黏膜撕裂在术中是及时治疗的,因此对于病人的预后就没有影响,而球囊扩张术中食管穿孔需要及时开腹修补,这样会影响病人的预后。最后,由于随访时间仅仅43个月,两组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很逐渐降低,因此,球囊扩张术和腹腔镜Heller术两者之间的PK才刚刚开始,孰优孰劣,时间是我们最好的裁判。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11-5-12 原始论文

Pneumatic Dilation versus Laparoscopic Heller’s Myotomy for Idiopathic Achalasia. Boeckxstaens GE, Annese V,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364: 1807-1816.

没读过瘾?快回到目录,继续悦读本期NEJM的其他文章→